“廁所革命”的背景
小康不小康,廁所算一樁。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志!
十九大以來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行動計劃,“廁所革命”無疑是引領文明建設,促進農村生態宜居的一劑有力舉措。
2014年12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表示,解決好廁所問題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標志性意義,要因地制宜做好廁所下水道管網建設和農村污水處理,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。
2015年7月16日,習近平總書記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考察調研,在與村民拉家常座談時總書記說到:“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,要來個‘廁所革命’,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?!?/span>
自2015年開始,一場“廁所革命”在全國范圍內推進。
“廁所革命”的推進及發展
“廁所革命”的推進共分為兩個階段:
2015-2017年為旅游“廁所革命”階段,重點在旅游系統推進;
2018年開始進入全域“廁所革命”階段,除了城市和旅游景區,重點是鄉村廁所革命。
自2015年起,3年時間里,全國扎實推進廁所建設,不少城市和鄉村經歷了大變樣。據界面新聞數據統計,截至2017年底,全國已完成新改建旅游廁所近7萬座,國家旅游發展基金集中用于廁所革命補助,累計安排資金達到10多億元,各地安排的配套資金超過200億元,并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、農村地區、革命老區的資金支持力度。
城市公共廁所,優秀案例
伴著廁所革命的熱潮,公廁建筑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。遵照《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》、《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》、《無障礙設計規范》以及各地政府出臺的公共廁所設計導則,進行公廁設計升級,多個城市出現了大量一類、二類公廁。
方案設計中,充分考慮配合當地文化和周邊建筑風格,將簡約、自然、民族特色等設計理念融入到設計方案里。
輕鋼裝配式建筑形式,可以讓公廁70%的構件在車間完成,把各種預制好的建筑部件運到現場,主體拼裝、內部裝飾一氣呵成。建設公廁就像搭積木,簡單快速,也更加環保。
因為受天氣、材料的影響小,相比傳統混凝土結構,建造時間有效縮短。尤其夏季和冬季等極端天氣,建造優勢更加明顯。